全国客服热线/企业微信号:18939884868 QQ/微信同号:972445352
相关专题: 悼词 答谢词 讣告讣闻 挽联 祭文 吊唁词 哀悼词 安慰短信 唁电 墓志铭 碑文 清明节文稿
悼念文章范例/范文_花圈代送网
发布人:花圈网 发布于: 2018/3/12
   

走近人民的人民学者——悼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教授




     




      我是时代的小人物,生平没有丰功伟绩,没有赫赫声名。我只是一个耕耘时间较长、涉猎园地较广的诚实的农夫而已。  ——钟敬文

  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曾抱壮心奔国难,犹余微尚恋诗篇。
宏思竣想终何补,素食粗衣分自甘。学艺世功都未了,发挥知有后来贤。

  钟敬文——《拟百岁自省》

  “我想回老家……我想回广东……我想回海丰。”“我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完……”这是百岁老人、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教授临终前说的最后两句话,此话蕴含着他对献身一生事业的深情。自20年代他走出海丰到广州,就再也没回过老家!

“钟敬文2001、12、31”,这是世纪老人的最后遗墨,不是给家属的留念,而是他在致有关领导谈北师大民俗学学科建设信上的签名。在这封信上,他说:“最近,江总书记在‘两代’会上,发出了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我听了深受鼓舞。我已是将近百岁的老人了,为了这个学科的建设我呕心奋斗了近80年。有生之年,我要为这个学科献出最后时光,使它发展得更快一些。” 

10天之后,2002年1月10日0时1分,钟敬文教授逝世。 

1月10日,北师大小红楼2楼201号。先生书房里、遗像前,放着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政协北京市委员会等送来的花篮。吊唁者怀着同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正如北师大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钟秉林所言:“钟老不但是你们的,他更是师大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 

钟先生老友启功先生题词:人民的学者钟敬文先生千古! 

是的,钟老把他的一生献给了人民的学术和教育事业,他是人民的学者,他所为之奋斗终生而创建、发展兴盛的学问,是人民的学问。这几天,在与钟老的学生、北师大的教师以及前来吊唁者的接触中,我们再一次深深感受了钟老的道德文章和他对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千年枯海怒潮腾,我也乘潮一后生”

1983年,在“五四”运动60多年后,钟敬文先生来到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塑像前,吟诗“千年枯海怒潮腾,我也乘潮一后生”。钟敬文说,“五四”运动给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使他“把生命与整个民族、国家联系起来,并开始了一条新的学艺之路”。

“五四”运动在否定旧礼教、旧思想、旧文化的同时,唤醒了对民众命运、民众启蒙和民众文化的重视。1923年至1924年间,钟敬文接触到《歌谣》周刊。这份兼收歌谣、谚语、俗歌、故事、方言和民俗记录的刊物,唤起了他对那些原来被忽视乃至蔑视的民族民众文化的新认识和新感情,引起了搜集和记录这些资料的意愿和对于《国风》、汉魏南北朝古典民歌的联想。他向周围搜求民谣、谚语和故事,撰写谈论歌谣、方言等随笔与小品,写作关于歌谣的评论文章,并与《歌谣》周刊编辑部联系,朦胧中给他自己未来的学艺生涯树立了方向。1927年,他和中山大学的顾颉刚等人共同成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办《民俗》周刊。

钟敬文后来在回忆“五四”对他的影响时说,“‘五四’是我的文化奶娘”,“我对这场运动怀有特殊的感情,一是因为我多年来所从事的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两学科是这场运动的伴生物;二是因为我自己当时转变为追随新思潮的‘新党’,进入了这两种学科之门,也是‘五四’运动启蒙的结果。”“五四”呼唤平民意识,从而诞生了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这种平民意识深深进入钟敬文思想中,使他终生树立了“做学问是为了民众,做学问不是为自己”的思想。

■“一言山重须铭记,民族菁华是国魂” 

“五四”运动以后,本来居于中心地位的上层文化作为封建文化而被打倒,时代要求建设新文化,中国文化的命运面临选择——走全部欧化的路,还是在民族文化内部发现、开掘有新生命力的内涵和形式?——“美雨欧风急转轮,更弦易辙为图存。一言山重须铭记,民族菁华是国魂。”钟敬文的这首诗,表现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他认为:“在两种文化的接触、交汇过程中,自然要有主体和客体。如果我们创造的新文化,失去了民族的主体性(像身体没有脊梁骨),即使真能现代化,那又有多大意义呢?如果要使祖国的新文化成为有体系的东西,那么,我们就必须重视自己千万代祖宗创造和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钟敬文认为,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除了主要体现为经典文献的上层文化之外,大量流传民间的各种文化即下层文化,是历代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财富。20世纪20年代,钟敬文就提出“下层文化”是“上层文化”的基础,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汇合起来,共同构成了整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也就是民族的传统文化。80年代初,钟先生正式提出文化分上中下三层的主张:“上层文化,从阶级上说,即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比如经史子集等,也称经典文化、精英文化。其次是中层文化,从阶级上说,即城市的市民阶级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比如明清的时调、通俗小说等,也称通俗文化、市民文化。它是上下层文化发生联系的中介。最后是下层文化,从阶级上说,主要是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阶级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比如民间文学、民间工艺等。” 

80年代,钟老提出“民俗文化学”的概念。这是因为在从“五四”到80年代的现代民俗学运动中,重视口头文学、宣传通俗文艺、提倡白话文和推行国语,以及收集整理一般民俗资料,既是民俗学现象,也是文化学现象。

此外,还有两点考虑:首先,这个概念适合我国国情。中下层文化是基础部分,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几千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以及渔民、工匠等劳动者。第二,民间文学传播靠口头,但借助文字记录下来,使我们民族拥有丰富的民俗文献遗产,同时也表现出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之间的历史联
系。钟敬文认为,民俗文化学的效用,有两方面:一是保存现有的民俗遗产。一个国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正是由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地位及相关的人民心态所决定的。二是研究民俗、认识国情(包括广大民间文化和民众心理在内),以利脚踏实地参与现实改革。

无论是对具体民俗事象的考察,对整体民族文化的理解,还是进行学科的理论建设,钟老都反对本本主义,他认为,真正好的学问是一个人悟出来的。他反对简单的照抄照搬前人或外国人的理论。1998年,钟敬文正式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认为“中国的民俗学研究要从本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符合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建设”。提出中国民俗学要发展,从原则上说,其理论和方法论建设要走自己的路。

从早年的民间文艺学,到中期的民俗学,再到晚年的民俗文化学,再到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是一个不断在事业上开拓和深化的过程,不断把自己的事业与民族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不断把局部研究上升到一个大文化系统层面上、进行学科建设总体设计和学科理论体系构架的过程。

■“劳民文艺堪千古,
  发采扬辉要我人” 

郁达夫在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收有钟敬文的《西湖的雪景》等四篇散文,并在“导言”里说:“钟敬文出身于广东汕头的岭南大学,本为文风极盛的梅县(按当做“海丰”)人,所以散文清朗绝俗,可以继周作人、冰心的后武……”可令郁达夫惋惜的是,钟敬文从3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热情呈现退潮之势。原因之一,如1930年钟敬文在《湖上散记》后记里所说,他认为:文艺创作是应负有社会任务的,它不是个人的消闲事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要专心于民俗学(包括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和有关活动。30年代,文艺创作是热门,民俗学是冷门,“但我已经认识到,中国需要自己的民俗学。从上个世纪起,就有不少外国人来华,利用传教、旅行的机会,搜集中国的民俗资料,回去写他们的书,有的还进行他们的殖民文化宣传,他们却反而说我们中国人缺乏想像力,这对我刺激很深,感受到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我放弃文艺创作。”最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放弃散文创作,还因为已经认识到他以前的散文多是个人感情生活之作,30年代他已经接受了文学作品应是为社会、为民众而作的思想,开始从个人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钟敬文在他的《诗论》中说:“文学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宗教。”从他对人生和事业的选择中,我们看到了殉道。他曾对朋友说,“写散文,我不写,还有别人写;民俗学,我不搞,就很少有人坚持下去,至少当时是这样。”“这种研究本身是一个庄严的事业,是民族民众所需要的事业,它的意义远大于我个人对散文诗歌的兴趣和爱好。”钟敬文的学艺之路是以民族民众和时代的需要为选择的。

在钟敬文将近80年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他穷毕生精力换来了中国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近20年,全面复兴的中国民俗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这些与钟敬文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舍得将身作泥土,
  春风酬尔绿茵园” 

如果说,钟敬文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发挥了极大的个人作用,那么,比这种作用更大的是培养人才。与中国许多知识分子一样,1957年钟敬文被打成右派,在“文革”中受到冲击,许多做学问的大好时光被耽误了。改革开放后,曾有人问钟先生今后有什么打算,他意味深长地说:“一粒麦子,种在地下,在适当的条件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出来的不是一粒,而是很多粒麦子。”1982年他写道:“我们希望看到,也一定能够看到的,是那‘满园’的‘春色’。至于‘一枝红杏’的是否‘出墙’来,又有多大关系呢?”90年代初,钟先生的博士生董晓萍问他:“大自然中的颜色,先生最喜欢哪一种?”先生思忖片刻,回答说:“新绿。”这个“新绿”,蕴含的是年轻一代学术传承者的意思。

30年代钟敬文居杭州,顾颉刚很严肃地对他说:“希望钟先生潜心十年,写成一部精审的著作!”从此,钟敬文决心写出一部有三五十年生命力的民间文艺学或民俗学著作。1934年至1936年,他在日本两年多的学习与这一决心有关。后来,他选定《女娲考》,有关材料也收集了不少,但由于社会动荡,他一直未有条件完成这一专著。“文革”之后,有条件了,却又有了新的想法,1983年他说:“……至于写作那准备了多年的专著,是我所关心的。但是,我眼前的任务,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写出有价值的专著。自己的东西是否写成,并不是很重要的。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的讲话中,希望大家去做培花的泥土,这样可以使地上出现好花。这是伟大的教导!去年我在一个论文集序文的末尾,写了下面意思的话:我们在学术上希望看到的是‘春色满园’,而不是一枝出墙的红杏。这和鲁迅先生谆谆教导的精神基本上是一致的。”后来,他的博士生杨利慧选择的论文题目是《女娲的神话与信仰》。论文通过答辩之后,钟先生说:“写得不错。我给了她指导,她自己搜集资料,自己研究写出来的。写得不错。” 

钟敬文20年代起就从事教学工作,解放后,1953年在北师大开办“人民口头创作研究生班”,连续招了四届研究生。“文革”后,钟敬文肩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紧人才培养。1979年夏,他主办了短期的民间文学讲习班,高校教师、文科研究所、地方出版社等60余人参加。秋天,他招收了6名民间文学专业的研究生。1983年暑期,根据他的建议,举办了民俗学讲习班。他冒着酷暑为讲习班作了几个专题报告。80年代以来,他培养的已毕业的博士就有30多名,正带着的博士生还有14名。如今,他的学生多数成为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骨干,有些还成为中青年博士生导师。

钟敬文经常买书给他的学生和访问学者,他想,老师买书给学生,他们不会不读吧。他对他的博士生要求非常严格,他常对学生说:我是替国家在这里选择人才,不是私对私的问题。他以高龄之身坚持讲课,97岁时,一次电梯停了,他就走上六楼,讲了三个多小时的课。

这就是“一粒麦子”和“很多粒麦子”的哲学。这种哲学里面的灵魂,正如钟敬文所言:“中国这么大,如果每一个读书人都搞个人的一套,发展就不一定大。我想过,像我这样的人,假如我只管自己去发展,走个人的路,也许境况比现在好一点,但对学科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就未必真有好处。”“子女是我肉体的继承人,学生是精神的继承人。我觉得精神的继承人甚至比肉体的继承人更加重要。为培养精神的继承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是完全值得的。” 

钟敬文在20年代中后期就接触马列主义著作,马、恩的《共产党宣言》等对他的世界观起了重大影响。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阅读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和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后者更是反复阅读。抗战前期,他曾有两年多时间投笔从戎,斗争实践使他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想得到升华。他说:“前线的抗战实践,使我的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和整个人生观统一起来了。我深切体会到,我的学术,再也不能是与当前社会和人民没有(或很少)关系的东西。从此,我不管在一般文艺理论上,还是在民俗学理论上,都要求自己与社会,与人民保持密切的关系。在我的脑海中,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真理标准。……我的那种基本精神和目的如磐石般不能移转了。”他认为,他的学术不能“作为一种摆设,而不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哀乐和生死存亡”!——钟敬文的朴素、真诚、平凡和伟大,大概就在这里吧!

敬爱的钟老,安息吧! 



  

花圈店原创首发:http://www.hudielan.org/listzt-4430.html
手机版访问:悼念文章范例/范文_花圈代送网
上一篇:抗日挽联_花圈代送网
下一篇:如何/怎样写祭文_花圈代送网
相关资讯:
 ·拜祭送什么花:深度解读,为什么拜祭时要送这些特定的花?
 ·西华县福乐园公墓(周口市西华县西扶路2.5公里)附近花圈店花圈花篮配送
 ·丧礼丧事花圈白事葬礼悼念花篮沧州衡水邢台辛集藁城晋州新乐鹿泉遵化迁安葬礼用花追悼鲜花